
股票简称:中联重科 股票代码:000157.SZ
债券简称:19 中联 01 债券代码:112927.SZ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面向合格投
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
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2024年度)
债券受托管理人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27层及28层
重要声明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编制本报
告的内容及信息均来源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
科”、“发行人”或“公司”)对外公布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业意见以及发行人向中金公司提供的其他资料。
本报告不构成对投资者进行或不进行某项行为的推荐意见,投资
者应对相关事宜作出独立判断,而不应将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据以作
为中金公司所作的承诺或声明。
第一章本期公司债券概要
一、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第一期)
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本期票面利率为
付息日(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则顺延至其后的第1个交易日;
顺延期间付息款项不另计息)。若投资者行使回售选择权,则其回售
部分债券的付息日为2020年至2022年每年的7月10日。如遇法定节假
日或休息日,则顺延至其后的第1个交易日;顺延期间付息款项不另
计利息。
使回售选择权,则其回售部分的到期日为2022年7月10日。如遇法定
节假日或休息日,则顺延至其后的第1个交易日;顺延期间兑付款项
不另计利息。
本息支付的具体事项按照债券登记机构的相关规定办理。
定,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
为稳定。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在本期债券有效存续期间对发行人
进行定期跟踪以及不定期跟踪评级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还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有息负债。
第二章发行人 2024 年度经营和财务状况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中文名称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 000157.SZ
法定代表人 詹纯新
设立日期 1999年8月31日
注册资本 人民币867,799.22万元
注册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
邮政编码 410013
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 陶兆波
联系电话 0731-85650157
传真 0731-85651157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0007121944054
经营范围 开发、生产、销售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卫机械、汽
车起重机及其专用底盘、消防车辆及其专用底盘、高空
作业机械、应急救援装备、矿山机械、煤矿机械装备、
物料输送设备、其它机械设备、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光
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并提供租赁、售后技术服务;
销售建筑装饰材料、工程专用车辆及金属材料、化工原
料、化工产品(不含危化品和监控品);润滑油、润滑脂、
液压油的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销售);成品油零售(限
分支机构凭许可证经营);经营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
务;以自有资产进行房地产业投资(不得从事吸收存款、
集资收款、受托贷款、发行票据、发放贷款等国家金融
监管及财政信用业务)。二手车销售;废旧机械设备拆
解、回收。(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
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发行人2024年度主营业务概况
(一)发行人主营业务范围
公司的营业范围为:开发、生产、销售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
卫机械、汽车起重机及其专用底盘、消防车辆及其专用底盘、高空作
业机械、应急救援装备、矿山机械、煤矿机械设备、物料输送设备、
其它机械设备、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并提
供租赁、售后技术服务;销售建筑装饰材料、工程专用车辆及金属材
料、化工原料、化工产品(不含危化品和监控品);润滑油、润滑脂、
液压油的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销售);成品油零售(限分支机构凭
许可证经营);经营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以自有资产进行房地
产业投资(不得从事吸收存款、集资收款、受托贷款、发行票据、发
放贷款等国家金融监管及财政信用业务)。二手车销售;废旧机械设
备拆解、回收。(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
经营活动)。
(二)发行人经营情况
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全力加速构建传统优
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融合、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强化战略执行确
保各项战略举措得以高效落地。传统优势产业稳固提升,锻造可持续
竞争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贡献新的增长极。
(1)主导产品市场地位稳固
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传统优势产品线
坚守稳健的发展战略,强化风险管控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全方位提升
公司的运营质量与抗风险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混凝土机械、工程
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国内市场地位稳固,海外业务规模与市场地
位持续提升,三大产品线整体出口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35%。
(2)土方机械全球布局显成效
土方机械快速补齐超大挖、微小挖产品型谱,实现1.5-400吨产
品型谱全覆盖,打造形成完备的产品矩阵,各项产品关键性能行业领
先,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方面,聚焦矿山开采场景深
度开发,100吨以上矿用挖机市场份额跃居行业前三。海外市场方面,
整合研发、供应链及渠道等优势资源,成功实现优势市场的深耕与新
兴市场的突破,达成双跨越发展格局。2024年,出口销售规模同比增
幅超过27%,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3)高空作业机械发展活力强劲
在高空作业机械领域,公司作为国内高空作业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国内市场中小客户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电动化产品渗透率达90%,
是国内型号最为齐全的高空设备厂商。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
争力,形成高端化、安全可靠的品牌优势。公司超高米段臂式产品及
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布的82米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再次
刷新全球最高记录;发布的95米高空作业车,刷新国内高空作业车最
高记录。长臂架产品在欧洲、美洲、亚太地区实现规模化出口,实现
了规模效益和品牌溢价的双提升,2024年,板块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
过19%,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4)农业机械实现规模与效益突围
贯彻公司“大投入、大转型、大布局、大发展”的战略,农业机
械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全力推进产品升级与统型,加速智能制造
转型升级,全方位提产增效,产品全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烘
干机稳居国内行业首位,小麦机稳居行业第二;拖拉机规模与利润大
幅增长,全新的玉米机、播种机、甘蔗机、水稻机已完成性能质量全
面升级,相继试验量产并上市,为农机发展注入持续增长新动能,助
力公司实现战略突围。2024年,农业机械销售规模同比增幅超过122%。
(5)新兴业务快速成长破局
依托公司的平台与品牌优势,矿山机械、应急装备、中联新材料
等新兴业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扎实推进降本增
效工作,多种举措实现了产品技术与品类的突破性发展。2024年,新
兴业务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12%。
(6)创新为基描绘未来产业
公司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上
持续投入研发并加速应用,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发明专利
申请量行业排名第一,构建起工业互联网、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生态。
人工智能时代将推动工程机械行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生态。未来,公司的每个产品都有望成为
一个“具身智能设备”、实现“机器人化”,具备单机智能+机群协作
的能力。公司旗下中科云谷代表着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头部水平,在
赋能工业资源集聚共享、工业数据集成利用和工业生产与服务方面的
能力全国领先,未来中联重科将通过平台化战略,整合产业链资源,
提升整体竞争力,重构行业竞争格局。
公司坚定践行中联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端对端、
数字化、本土化”海外业务体系。借助端对端直销模式拓宽业务版图,
依托大数据平台提升运营效能,凭借航空港资源赋能销售增长,全力
打造全球市场拓展的崭新格局,推动海外业务高速发展,实现收入占
比过半的历史性突破。
(1)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海外区域市场结构。2024年,公司海外
收入实现了强劲增长,同比增长超过30%。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
化,公司市场地位稳步提升,公司产品在各主要区域的中国行业出口
市占率均呈上扬趋势。随着欧美、澳新、拉美、非洲、印度等新兴区
域的市场突破,海外市场布局更加多元化,区域销售结构不断优化,
各区域市场协同发展,呈现“多点开花”接续高速增长态势。
(2)“端对端、数字化、本地化”的海外业务直销体系持续深
化,支撑海外业务拓市场、防风险、本土化等多元竞争力同步提升、
平衡发展。一是全力打造海外业务扁平化管理体系,稳步开展建规则、
理流程、找方法、搭平台工作,实现管理全链条的流程化、标准化、
体系化。二是聚焦数字化平台建设,构建中联海外大数据监控体系,
推行“品字型”过程管理体系,形成基于数字化系统的高效有序管控
体系。三是强化业务的精细化管理,管控直达境外一线人、财、物、
事,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为海外业务的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助力海外业务在全球市场实现跨越式增长。
(3)纵深推进网点建设和布局。聚焦空港能力建设,推动网点
建设从整体规划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型升级,切实为本地业务发展赋能;
积极挖掘新兴市场、新兴板块以及新客户的增长潜力,拓展业务规模,
实现增量发展;纵深推进网点布局与市场下沉,持续强化网点建设的
广度和深度。依托全球已建设30余个一级业务航空港,390多个二三
级网点,推动网点建设从区域中心向重要城市延伸,并加速周边中小
城市网点布局,构建更加高效的全球服务网络。全球海外本土化员工
总人数4400多人,服务备件仓库210多个,产品广泛覆盖170多个国家
和地区。
(4)加快推进海外研发制造基地拓展升级。公司已完成全球研
发制造网络的战略性布局,在意大利、德国、印度、墨西哥、白俄罗
斯、巴西、土耳其、美国等8个国家建成11个海外生产基地,形成涵
盖8大类、32个系列的生产体系。其中,德国摩泰克工厂完成生产线
技术升级,德国威尔伯特和拉贝工厂实现重组转型,印度工厂完成市
场网络的深化布局,墨西哥工厂实现全面投产。公司借助海外研发制
造基地的技术、资源及区位优势,实现全球资源的全面有效联动和整
合,初步形成支撑持续创新的国际化产业生态。
公司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以互联网思维革新市场运作模式,
借助数字化手段重塑管理与业务模式,全方位构建数字化驱动的发展
新格局。
公司积极深化海内外数字化平台建设,全力推动端到端管理体系
快速全面落地,打造出由数字化系统驱动业务全链条的管控体系,实
现各环节高效协同与精准管控。
在海外业务方面,端对端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聚焦全球研发、
制造、物流、销售及服务的全流程,持续做深、做细、做透数字化管
控,致力于达成端对端“管好人、备好物、算好账”的目标,提升海
外业务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
在国内业务方面,加速端对端数字应用的深化。大力提升新兴板
块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优势,反哺企业研发创新、
产品迭代、交付能力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推动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稳健前行。
(1)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构筑先进制造格局。公司以
中联智慧产业城为核心,全面构建高端装备智能工厂矩阵。通过主机
到零部件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建设,现已实现工程起重机械智能工厂
等4大主机工厂及关键零部件中心全线投产,形成覆盖全球的17个智
能工厂、360余条智能产线网络,全面助力公司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
造业高地。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
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2024年
度绿色制造工厂,公司已累计斩获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
(2)先进智造技术研究快速转化应用。公司深度融合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打造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的智能产线
体系;创新开发智能控制算法与数字化系统,构建柔性、高效、协同
的智能工厂。持续推进自主研发的230余项行业领先的全工艺流程成
套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研究,已完成200余项关键技术在智能产线搭载,
彰显出公司强大的智造技术实力和前沿引领优势,加速赋能生产制造
智能化升级,持续推动公司智能制造引领行业发展。
(3)全面深化制造及供应链数字化“端对端”转型。以工厂级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核心,致力于实现工厂全要素的工业互联;贯
通计划、物流、生产、供应链间的全链路数据流,打造了“云-边-端”
自主智能协同系统,实现人机高效协作和生产柔性控制能力。融合人
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AI驱动的自主决策机制,
实现制造、仓储、检测、供应链领域的智能化控制,推动制造模式向
预测性维护、动态优化方向跃升,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对生产制造过程
进行虚拟映射,以端到端数字化重塑制造新范式。
公司始终秉持“技术是根、产品是本”以及“用极致思维做产品”
的理念,全面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
级,打造行业高端产品与领先技术,加速新能源产品的开发进程,为
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报告期内,成功开发548款新
产品,攻克355项关键技术,打造了9款全球之最、15款行业首创产品,
完成1094款产品的出口认证。在重大项目方面,牵头承担了“百米级
轻量化智能臂架设计制造技术及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风
电机组吊装施工的超大型全地面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机械
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
(1)持续推动创新升级,打造了一批行业领先产品
公司成功研制出多款全球之最以及行业首创产品,展现了卓越的
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研制出全球最大额定起重力矩23800吨米塔机,
最大起重量730吨、最大起升高度400米,已在广州万龙大桥建设中投
入使用,推动了桥梁等国家重点工程超大型模块化施工;研制出全球
最大吨位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是全球唯一满足陆地最高190米风机
安装的全地面起重机,也是全球唯一满足道路行驶法规的4000吨起重
机,解决了风电行业工程吊装的难题;研制出全球最长五桥73米合规
钢臂架轻混泵车,行业独有镂空臂架技术,布料高度达73米,搭载自
主研发全新轻混动力系统,行业首创集行驶-支泵-布料于一体的全流
程安全作业系统;研制出全球最高82米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作业高
度82.3米,采用创新型多边异形臂架,相对于矩形臂架刚度提升20%
以上,重量降低10%以上,搭载超长臂架复合运动及双缸协同控制技
术,具有21项安全保护功能,安全等级达到行业第一。研制出全球首
款载重百吨矿用宽体自卸车,填补行业在该吨位产品的空白,满载百
公里油耗降至200L,每年节油5万升,实现了节能与高效运输的平衡;
研制出全球最大载重300吨混合动力电传动自卸车,采用国产化大马
力发动机匹配大容量功率型电池,应用全国产混动电驱动系统,整机
能耗经济性大幅提升,综合节能15%,推动了矿山运输设备的绿色化
发展;研制出全国产化载重120吨电传动自卸车,打破动力系统、轮
边传动系统及电驱系统等关键件依赖进口的局面,增强了产业自主可
控能力。
(2)加快农机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攻关,实现行业高端化引领
公司积极开展系列高端农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相继推出
行业首创的混合动力分布式电驱无级变速400马力拖拉机、作业性能
最优的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集成式智能驾驶插秧机、低温双循
环智能烘干机等高端产品。其中,DV4004混合动力拖拉机适用于大面
积耕整、播种等作业,可搭载200-400马力系列化产品,牵引力达145KN,
重载作业速度12km/h,实现作业工况全覆盖,牵引油耗低至1.55L/亩,
驾驶室噪声低至79dB,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无人智能驾驶
插秧机集成自动驾驶、作业计亩与车辆监测功能,融合“S弯”联动
多机构协同技术,实现转向、对齐、插秧全自动,达到“智能驾驶L2.5”
级;TF220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高达22kg/s,每小时可收获60到110
亩,采用混合脱粒技术,脱粒更充分、更彻底,分离更柔和、更均匀,
自适应收割系统确保作业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综合损失率低至
公司大力推进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工作,助力高端、智能、绿
色农机装备的快速发展。成功研制了宽温域电池、分布式电机、高效
电机控制器及智能无极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通过“电池-电机-电控
-电传动”技术体系赋能农机装备换道超车;推出了显控算一体化智
能显示屏、RTK高精度导航仪及谷物收获损失率智能检测传感器等零
部件,以模块化智能零部件支撑智能农机性能上的突破与提升。
(3)加速推进新能源产品开发,实现行业绿色引领
报告期内,公司新发布了40款新能源产品,研制出了全球最大150
吨分布式电驱履带起重机、行业首创模块化电直驱12方电动搅拌车、
分布式架构26米级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等新能源整机产品。同时,
研制了纯电动和氢燃料底盘,电池包、电驱桥等底盘关键零部件和控
制软件实现全部自主研制,极大提升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截至
拌车、混凝土泵车、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农业装备等主导产
品。持续加强三电零部件、氢能、补能及新能源装备产业化攻关,累
计完成20余款关键零部件和装备研发,新能源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
水平,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
(4)高价值专利、标准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2054件,蝉联中国企业专利实力评分行
业第一,发明专利被引用超过10次的专利数量排名行业第一,核心技
术获得同行业高度认可。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申请PCT国际专利
技术影响力。在标准制定方面,公司逐步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2024
年公司牵头发布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团体标准10项。主导的
国际标准《起重机安全使用第一部分:总则》《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泵第1部分:术语和商业规格》在2024年底正式发布;主导发
布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机等4项国家标准;
主导发布了混凝土泵车、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等5项国家级绿色产
品评价标准,位居行业第一。通过专利和标准双轮驱动战略,公司实
现从技术突破到规则制定的跨越发展。专利布局覆盖研发全链条,标
准化建设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形成"技术创新-专利保护-标准固化
-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持续引领行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风险控制,持续提升供应链、售后服务、人
力资源、考核激励机制管理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全面加强风险控制。公司始终将控制风险经营作为首要保
障,公司坚决贯彻执行业务端对端管理,持续健全防治结合的端对端
风控管理体系,终端逾期监控到每个客户、订单与设备,风险看到底、
控到底。构建“准入管控+抵押强化+专项清理”三位一体模式,主动
防范业务经营风险,精准化解应收账款风险,构建长效风险防控机制,
助力业务稳健增长。
(2)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大宗通用类物资集采整合,
深化关键物资战略合作,优化供应链生态;加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打造供应链端到端数字化平台,拉通端到端的供应链体系;统一外协
核价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高效推进专项帮扶,带动多板
块协同优化。
(3)深化极致服务能力建设。聚集推进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
优化全球服务资源布局,完善推进全球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地服务
端对端、精细化管理,实现全球服务效率、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促
进服务价值的转换。
(4)全面落实公司人力资源变革。契合公司经营管理的转型要
求,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重塑公司组织架构;积极拓宽引才渠道,
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加速员工队伍全球化能力建设;加速人力数
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效能与服务质量,促进赋能业务激活组织。
(5)持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围绕"效益优先、多劳多得、公开
公平、及时激励"四大核心原则,构建差异化考核体系与动态薪酬分
配机制,形成"业绩导向、价值创造、精准激励"的良性循环,充分激
发核心骨干的活力与动力。
三、发行人2024年度财务情况
优化,新动能持续壮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显著,凭借庞
大的人口基数、丰富的资源禀赋、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推动全球经
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筑底阶段的调整期;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中国品牌不断加大海外
市场投入,全球竞争力稳步增强,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销量保持良好的
增长势头,行业海外业务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绿色化、适用性三大方向取得显著进展,依托政策红利实现技术创新
与产品突破。农业机械海外市场呈现“新兴市场增长+成熟市场升级”
的双轨格局,新兴市场与绿色技术成为未来的核心增长点。
公司在“用互联网思维做企业、用极致思维做产品”的理念指导
下,坚定不移地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加速数字化、智能化与绿
色化的转型升级进程,大力推动新兴业务板块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
商业模式与市场领域,不断培育并壮大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点,始终坚
守中联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公司的发展韧性与内生动能持续增强,
成功实现产业梯队的大规模拓展,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产业层次逐步
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4.78亿元,同比下降3.39%;归属
于母公司净利润35.20亿元,同比增长0.41%。
发行人最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
资产合计(万元) 12,374,569.12 13,086,238.94 12,355,302.56
负债合计(万元) 6,390,764.18 7,169,511.22 6,657,780.42
股东权益(万元) 5,983,804.95 5,916,727.72 5,697,522.14
流动比率(倍) 1.73 1.56 1.52
速动比率(倍) 1.21 1.11 1.23
资产负债率(%) 51.64 54.79 53.89
营业总收入(万元) 4,547,818.45 4,707,485.31 4,163,149.77
营业利润(万元) 432,555.19 415,245.28 238,630.75
利润总额(万元) 438,305.51 422,756.02 247,066.05
净利润(万元) 400,881.25 377,092.17 238,463.81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352,037.75 350,601.16 230,604.7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万元) 214,205.50 271,255.17 242,463.2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万元) -292,152.90 -27,840.17 56,736.6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万元) -67,932.10 -264,321.91 -249,447.29
贷款偿还率 100.00% 100.00% 100.00%
利息偿付率 100.00% 100.00% 100.00%
第三章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一、本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情况
经发行人于2018年3月29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发
行人于2018年6月29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据中国证监会
“证监许可〔2018〕1689号”文核准,公司获准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
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0亿元(含30亿元)的公司债券。公司采用分期
发行方式,目前已发行完毕(债券简称:“19中联01”)。募集资金
全部用于偿还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有息负债。
二、本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报告期内,“19中联01”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
三、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运作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运作规范。
第四章增信机制及偿债保障措施情况
本期债券均无担保。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增信机制、偿债计划及其他偿债保障措施
未发生变更,正常执行,与募集说明书的相关承诺一致。
第五章债券持有人会议召开的情况
报告期内,未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
第六章受托管理人履行职责情况
公司债券存续期内,债券受托管理人严格按照《债券受托管理协
议》中的约定,对公司资信状况、募集资金管理运用情况等进行了持
续跟踪,并督促公司履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所约定义务,积极行
使了债券受托管理人职责,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一)“19中联01”受托管理人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债券受托管理人履行职责情况如下:
所发布了《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2018、2019、2020年面向合格投资
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3年度)》并
同步在巨潮网进行了披露。
“19中联01”的本息兑付工作。
所发布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公
司债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发生变动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并同步
在巨潮网进行了披露。
报告期内,本期债券受托管理人的职责未出现变更和补充的情况。
第七章本期公司债券本息偿付情况
“19中联01”于2019年7月10日正式起息。2020年至2024年每年
的7月10日为上一个计息年度的付息日(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
则顺延至其后的第1个交易日;顺延期间付息款项不另计息)。
报告期内,发行人已按时、足额支付“19中联01”2023年7月10
日至2024年7月9日的本息。
第八章本期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情况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开 发 行 公 司 债 券 2025 年 跟 踪 评 级 报 告 》 ( 联 合
20253376号),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19中联01”信用
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第九章发行人指定的代表发行人负责本期债券事务的专人的变
动情况
人发生变动的公告》,公司的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由“杨笃志”先
生变更为“陶兆波”先生。
针对上述事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3日发
布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
债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发生变动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第十章其他事项
一、担保情况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人民币25.68
亿元,占公司2024年底经审计净资产的比重为4.29%。
二、重大诉讼及仲裁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三、其他重大事项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大事项。
(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
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之盖章
页)
债券受托管理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 年 月 日